一、学术论文与学术评论
1.《劳动教育的中介地位初议》
(北京)《教育研究》1992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月刊1992年第10期转载。
2.《德育过程三要素的特点》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3.《再议教育过程研究中的两个问题——与嘉应大学张瑞良先生商榷》
(北京)《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年第6期。
4.《思想政治课教材可否双轨制?》
(北京)《光明日报》“教育科学”栏,1992年11月4日。
5.《现代企业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海口)《现代企业文化》1992年第6期。
6.《实实在在的探索》
(调查报告)(北京)《思想政治课教学》1992年第12期。
7.《高考前夕话焦虑》
(太原)《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2年第5期。
8.《促成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的主要因素》
(合肥)《安徽教育学刊》1992年第4期。
9.《关于“德”的内容结构与层次的思考》
(北京)《中国教育学刊》1993年第5期。
10.《南京市宁海中学“通俗音乐与青少年”调查》
(北京)《青年研究》1993年第12期(获南京师大科技论文发明比赛“优秀论文奖”)。
11.《论文化与教育的三种境界》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月刊1994年第6期转载。
12.《中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现实及对策思考》
(辽宁)《教育科学》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月刊1994年第6期转载。
13.《简论中国德育传统的多元性》
(福州)《教育评论》1994年第3期。
14.《从德育影响源到德育影响》
(南京)《江苏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15.《德育灌输原则定位及其域限的阐释》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研究生文集》(1993年)
16.《态度改变理论与德育的审美选择》
(北京)《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月刊1995年第4期转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1995年第5期“教育文萃”栏摘转。
17.《论社会环境的德育价值》
(武汉)《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4期。
18.《谈社区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
(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5期。
19.《宏观社会环境因素与学校德育》
(南京)《江苏高教》1995年第1期。
20.《试论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及德育价值》
(南昌)《江西教育科研》199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家庭教育》(半年刊)1995年第1期转载。
21.《教育学与美学交叉研究的三种水平》
(北京)《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月刊1995年第8期转载。
22.《试论教育主体性的形态及其实现》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月刊1995年第7期转载。《北京师大学报》(哲学版)1996年第1期转摘。
23.《对两种德育功能及相关问题的理解》
(武汉)《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1期。
24.《教育学的德育学研究对象和科学基础刍议》
(北京)《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25.《关于席勒的两个命题的阐释——兼论审美活动的善性》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美学》月刊1996年第3期。
26.《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分析》
(广州)《现代教育论丛》1995年第5期。
27.《德育功能观的实践意义》
(杭州)《浙江教育》1996年第1期(特约稿)
28.《德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
(杭州)《浙江教育》1996年第2期(特约稿)
29.《“倾向”还是“精神”?》
(武汉)《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4期。
30.《论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建构》
(辽宁)《教育科学》199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月刊,1996年第1期。
31.《生存、发展、享用: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杭州)《浙江教育》1996年第4期(特约稿)
32.《功利主义:中国德育的症候群之一》
(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3期。
33.《1979——1994:功利主义德育管美学超越的历程》
(北京)《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年第4 期。
34.《德育美学观理论建构的设想》
(广州)《现代教育论丛》1996年第2期。
35.《思想政治课教材过频变动的分析及对策》
(北京)《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外语及其它各科教学》1997年第2期;(中央教科研究所)《德育信息》1997年第5期。
36.《教育活动评价的第三标准》
(北京)《中国教育报》1997年2月27日“教育科学”版。
37.《道德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教育》
(北京)《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1期。
38.《德育对象的塑造--论德育作品美》
(武汉)《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1期。
39.《论教育活动审美评价尺度的确认》
(福州)《教育评论》1997年第1期。
40.《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上海)《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第4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信息》1997年第2期。
41.《对德育过程的改造--论德育形式美》
(广州)《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月刊,1997年10期。
42.《美育三议题》
(南昌)《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第5期。
43.《论直觉与道德直觉的审美培育》
(辽宁)《教育科学》1997年第4期。
44.《圣育与德育——小原国芳“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关系思想研究》
(北京)《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45.《德育美学观——对时代呼唤的理论应答》
《江苏教育报》1997年11月28日(特约稿·学术作品连载)
46.《审美育德 何以可能》
《江苏教育报》1997年12月23日(特约稿·学术作品连载)
47.《至境德育论》
(湖南)《云梦学刊》1998年第1期。
48.《政治信仰育道德建设——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两种抉择》
《两岸青年科教文跨世纪论坛论文集》,1998年5月,台北。
49.《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与特殊性》
(湖南)《现代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50.《论审美育德功能的阈限》
(北京)《中国音乐教育》1998年第2期。
51.《师表美的追求--对德育主体的改造》
(北京)《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52.《师表之美的追求》
《江苏教育报》1998年1月20日(特约稿·学术作品连载)
53.《道德人生与道德教育的境界》
《江苏教育报》1997年3月3日(特约稿·学术作品连载)
54.《信仰教育的德育意义》
(北京)《海峡两岸人格教育论文集》1998年3月。
55.《政治信仰与道德素养培育的有效性探索——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的几点共性》(上海)《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9期。
56.《“海峡两岸人格教育研讨会”述略》
(北京)《教育研究》1998年第7期。
57.《携手共创民族未来》
(北京)《中国教育报》1998年8月17日“港澳台教育”版。
58.《知识经济与学校教育》
(北京)《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6期。
59.《幸福教育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月刊,1999年6期。
60.《德国和美国的美育理论与实践》
(长沙)《湖南教育》1999年第8期。
61.《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两种选择》,
(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62.《教育哲学应有中国“根”》
(北京)《光明日报》1999年4月23日第12版。
63.《学校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
(北京)《德育信息》1999年第2期。
64.《高考体制非改不可》
(北京)《人民论坛》(《人民日报》之理论期刊)1999年第6期。
65. 《宗教信仰与道德教育》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66.《德育功能简论》
(北京)《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5期。
67.《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1期。
68.《美育与德育关系的理论界定》
(北京)《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0、11期。
69.《主体性德育——欣赏型德育模式论要》
(深圳)《深圳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70.《对道德发展理论的三点理解》
(上海)《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12期。
71.《德性、德性生活的实存和历史——关于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本质的思考》
(南京)《江苏高教》,2000年第1期。
72.《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
(北京)《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74.《简论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
(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75. 《关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76. 《教育学研究的蛋与鸡》
(北京)《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8月26日。
(上海)《教育参考》2000年第5期。
77.《论教师的良心》
(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0期。
78.《论教育美育》
(北京)《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1年第3期。
79.《论教师的义务》
(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1年第1期、《无锡教育》2001年第1期转载。
80.《切实加强品德教育》
(北京)《中国教育报》2001年1月31日。
81.《园丁培养呼吁园艺艺术水平的提高——关于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82.《论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修养》
(南京)《江苏高教》2001年第3期。
83.《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流教师教育新体制》
(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84.《怎样理解“以德治国”对德育的新要求》
(北京)《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01年3月26日。
85.《论教育对象的三重主体性》
(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3期。
86.《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
(上海)《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6期。
87.《对“学校崇拜”说不》
(北京)《瞭望》新闻周刊2001年第35期(8月27日);《都市文粹》半月刊2001年报11月1日总第21期。
88.《德性只能由内而外地生成——试论“新性善论”及其依据,兼答孙喜亭教授》
(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89.《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摘要)
(太原)《德育报》2001年11月26日第一版。
90.《道德教育二题》
(天津)《天津教研》2001年第5期。
91.《论教师的公正》
(广州)《现代教育论丛》,2001年第5期。
92.《慎提“打破教授终身制”》
(北京)《科学时报》之《大学周刊》,2002年1月17日。
93.《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
(北京)《人民政协报》,2002年1月31日A4版。
94.《谈“学术腐败”与“学术贿赂”》
(北京)《中国教育报》2002年2月2日《教育科学》版。
95.《中国美育还需要点什么?》
(北京)《人民教育》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02年第6期。
96.《论教师的幸福》
(大连)《教育科学》,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5期、《中国教育科学》(2002)转载。转载。
97.《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98.《道德教育二题》
(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2期。
99.《“学术腐败”、“学术贿赂”与“学术打假”》
(河北)《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4期。
100.《浅议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4期。
101.《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现实问题与未来走向》
(重庆)《师资建设》2002年第3期。
102.《论儒家德育思想的三大特色与优势》
(北京)《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
103.《对德育主体及其作用的几点认识》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11期、《中国教育科学》(2003)转载。
104.《论教师的仁慈》
(北京)《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11期转载。
105.《汇古金中外教育精粹 育博学笃志栋梁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百年校庆专刊(第一作者)
106.《试论对宗教信仰的社会观照和人生观照》
(杭州)《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3期转摘。
107.《第三次浪潮:美国品德教育运动述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2期。
108.《简论“德育课程”的问题与特点》,《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年第10期。
109.《何谓与何为——关于北京师范大学转型的初步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原《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月刊,2004年第1期转载。
110.《对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的几点担忧》,《教育参考》2003年12期。
111.《论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2期;《新教育》(内刊)2003年5-6期。
112. 《建立教师专业标准应当考虑的三个问题》,《教育科学》,2004年第2期。
113. 《专业化:强化德育实效的关键》,《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3日第2版。
114.《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115.《公权对私域的蔑视与僭越:对“有偿家教”及其行政处理方式的若干思考》,《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116. 《教育习惯是最值得反思的》,《反思教育习惯》,同心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17.《德育对美育的辅助作用及其阈限》,《教育学报》2005年第1期。
118.《我们为什么需要教师职业道德?》,《安徽教育论坛》2005年第1期。
119. 《高低与远近——对“德育回归生活”的思考》,《人民教育》2005年第11期。
120.《奖其当奖,罚其当罚》,《人民教育》2005年第12期。
121. 《什么是“发展教育学”?——关于发展教育学及其研究的若干设想》,《教育学报》200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月刊,2005年第9期转载。
122. 《全美教育协会<道德规范>》(译稿,第一作者),《中国教师》,2005年第7期。
123. 《论德性在创美和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中国艺术教育》2005年第1、2期。
124. 《德育之重》,《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第11版。
125.《变化了的童年与积极变革的德育》,《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10期。
126. 《制度缺失与制度伦理——兼议教育制度建设》,《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10期。
127. 《论教师专业道德建立的两大必要性》,《北京教工》2005年第5期。
128. 《“名师”们应走得更远》,《今日教育》(重庆),2006年1月上旬,第114期。
129. 《通过公民生活实现公民教育》,《生活教育》(北京)2006年第1期。
130. 《春天与耕种》,《人民教育》2006年第8期。
131. On the Change of Concepts: from Teacher’s Occupational Morals to Professional Ethics, Frontiers of Education, 3 (1),2006
132.《惩罚与奖励同为教师的专业权力》,《中国教师》2006年第9期。
133.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中国德育》2006年第5期,《中国教育科研》2006年第2辑。
134. 《美丽的德育在成长——欣赏型德育模式建构研究的案例述评》,《中国德育》2006年第5期。
135. 《道德教育的边界——道德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中国德育》2006年第11期。
136.《民主公民的教育:1995-2005年公民教育的研究、政策与实践述评》(译文),《中国德育》2006年第12期。
137.《当前师德建设应当特别关注的三大问题》,《中国教师》2007年第2期。
138.《教育劳动的特点与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性》,《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2007年第5期。
139.《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2007年第7期。
140.《当前中国公民教育应当关切的三个重要命题》,《人民教育》2007年第15-16期。
141. 《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栏目,2007年9月29日(第3版)
142.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t a Crossroad (With Dr. Zhao Zhenzhou), in Charlene Tan & Kim-chong Chong (Ed.),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Values Education in Asia,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7.
143. 《提升生命的一项探索——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德育》2008年第6期。
144. 《论德育的功能》,《中国德育》2008年第9期。
145. 《品德评价的否定之否定》,《教育测量与评价》(长沙),2009年第2期(卷首)。
146. 《论人生信仰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47. 《专业伦理建设是核心》,《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栏),2009年3月27日(第8版)。
148. 《仁者黄济先生》,《中国教师》,2009年第19期。
149. 《超越论教育哲学及其建构——20世纪90年代鲁洁教授教育思想的特质》,《教育学报》2010年第1期。
150. 《中学师德建设调查十大发现》,《中国德育》2010年第4期。
151. 《论公民概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
152. 《以专业的德育提升生活的品质》,《人民教育》2010年第15-16期。
153. 《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第38卷第5期。《教育科学文摘》2010年第6期转载。
154.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北京)《中国教育报》2010年10月21日第1-2版。
155. 《公民教育:中国教育与社会的整体转型》,(北京)《中国德育》2010年日第12期。
156. Understanding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 insight from Beijing, London Digest, 6, spring 2010.
157. An Exploration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Aesthetic Appreciation ( MEAA), [日本]《鸣门教育大学学校研究纪要》第25卷(Feb, 2011)。
158. 《论“德-美育”的建构》,(杭州)《美育学刊》,2011年第2期。
159. 《努力加强“公民道德的教育”》,(北京)《人民教育》,2011年第24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月刊2012年第3期转载。
160. 《子诺子言——诺丁斯教授北京行纪》,(北京)《人民教育》,2012年第2期。
161. 《做有美感有质量的德育》,(河南)《教育时报》2012年3月28日第4版。
162. 《内尔·诺丁斯,一位知行合一的人师》,《教师月刊》2012年6月,第36期。
163. 《经济教育与道德教育——兼论学校德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7期。
164. 《主动回应时代的呼唤:努力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北京)《人民教育》2012年第18期。
165. 《再论“教师德育专业化”》,(北京)《教育研究》2012年第10期。
166. 《走向教师德育专业化》,(广州)《中小学德育》,2013年第1期。
167. 《提升教师德性 配享教育幸福》,(广州)《中小学德育》,2013年第1期。
168. 《先生之风——贺允清教授的师爱故事》,(北京)《中国德育》2013年第18期。
169. 《立德树人实践应有的三大坚守》,(北京)《人民教育》,2013年第21期。
170. 《论德育形态及其重要意义》,Th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Form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ts’ Meaning,The Korean Society for Moral & Ethics Education,2013(11)(《伦理道德教育》第40号).
171. On the Particularity and Universality of the Concept of Citizen——Also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UNESCO Technical Consultation on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9-10 September 2013, Seoul, Republic of Korea.
172. Citizenship Education as the Basis for China’s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in Kerry Kennedy, Gregory P. Fairbrother & Zhao Zhenzhou (Ed.) ,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China, Routledge,2014.
173. 《诺丁斯与她的关怀教育理论》,(北京)《人民教育》,2014年第2期。
174.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缩减版)》,(北京)《中国德育》2014年第2期。
175. 《“富的教育”及其实现——小原国芳的富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北京)《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
176. 《德育形态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意义》,(北京)《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月刊2014年第11期转载。
177. 《德育教材编写应当恪守的四项基本原则》,《韩国道德伦理科教育学会2014年会会刊》、(北京)《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6期。
178. 《切实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基础教育参考》2014年第11期,另见《光明日报》(15版)2014年06月10日,第15版。
179. 《预防少儿性侵害亟待构建警戒线》,《中国教育报》,2014年8月28日第11版。
180. 《作为事实的“核心价值观”概念及其实践意义》,(广州)《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9期。
181. 《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北京)《人民教育》,2014年第17期。
182. 《德育实践的三大形态及其教育意蕴》,(广州)《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10期。
183. 《做建构教育新生态的早行人》,(广东)《珠海教育》2015年第1期。
184. 《黄济先生的俭德》,(北京)《中国教师》2015年1月下半月刊。
185. 《中国教育的缺失》,(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第6期。
186.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完整版)》,(北京)《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月刊2015年第6期转载。
187. 《合乎道德的教育与真正幸福的追寻——当代中国教育的伦理思考》,(北京)《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月刊2015年第11期转载。
188. 《何为“公民意识”?——中国“公民意识的官方定义及其特征分析》,(上海)《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5期。
189.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应邀为“改进学校美育”专辑所作之社评),(北京)《人民教育》2015年第15期。
190. 《中国也需要“富的教育”》,(北京)《人民教育》2015年第21期。
191. 《高品质的教育必须重视美育》,(上海)《教师月刊》2016年第2期。
192. 《当代伦理与教育中的“阿伦特困境”及其出路》,(南京)《江苏高教》2016年第4期。《教育科学文摘》2016年第4期转载。
193. 《理解中国亲近中国》,(北京)《中国教育报》2016年7月23日第4版。
194. Chines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eaching 'Good Citizen': Implications for Implementing China's Civic Education Curriculum (co-author, with Hui Li & Kerry Kennedy), Citizenship Teaching & Learning, Volume 11 Number 2.
195. 《给学生一个理性、立体的中国认知》,《福建教育》,2016年第39期。
196. 《“德”、“育”是什么?——德育概念的理解与德育实效的提高》,(北京)《中国德育》2016年第17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月刊2017年第1期转载。
197. Chines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Good Citizen': A Personally-responsible Citizen (co-author, with Dr Hui Li),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Feb 2017.
198. 《师德建设:“对我们自己”的道德教育》,(北京)《中国德育》,2017年第1期。
199. 《今天我们为什么亟需开展公民教育》,(长沙)《湖南教育》,2017年第4期(总第938期)
200.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育劳动价值观》,(北京)《人民教育》,2017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月刊2017年第8期转载。
201. 《仅仅一个“好”字远远不够——道德领域区分的探索及意义》,(上海)《全球教育展望》,2018年第2期。
二、公开出版的著作
1. 《德育美学观》(个人专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增订版)
2. 《蔡元培传》(与张乐天博士合著)
团结出版社,1997年。
3. 《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效研究》(参著)
贺允清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4. 《德育社会学》(参著)
鲁洁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5. 《教育大词典》(参著)
顾明远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修订本。
6.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个人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个人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3年版。
8. 《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个人专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3年版。
9.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二版(主编), 国务院学位办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 《教育学原理》(参著)
成有信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 《小学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主编之一)
12.《中国教师教育的新境界——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主编)
师范教育体制改革项目研究小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 《美善相谐的教育》(个人专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4. 《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与顾明远教授共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 《当代中国德育问题研究丛书》(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006年出版。
16. 《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17. 《大众传媒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德育》(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18. 《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个人专著),2006年6月版。
19. 《欣赏型德育模式建构研究》系列丛书(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20. 《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念与操作》(个人专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21.《当代德育理论译丛·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22. 《西方教育经典导读——从苏格拉底到杜威》(编著),开明出版社2006年出版。
23. 《德育与班级管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24. 《当代德育理论译丛·德性的探询》(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25. 《发展教育学研究》(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 《当代德育理论译丛——今日道德教育》(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27. 《作为一棵风中的树》(诗文自选集)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2009年版。
28.《问题与出路:若干德育问题的调查与专题研究》(专著,合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9.《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专著,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0.《世界教育思想地图:50位现当代教育思想大师探访》(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1.《公民教育引论——国际经验、历史变迁与中国公民教育的选择》(专著,合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2. 《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专著、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3. 《德育的力量——“北京市德育专家大讲堂”实录》,(专著、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4. 《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专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5. 《教师德育专业化读本》(专著、合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6. 《学校德育诊断案例研究》(专著、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7. 《当代东西方德育发展要览》(专著,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38. 《绿色教育师德修养: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专著、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9.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基本理论》, (专著、合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40. 《为幸福而教——教育长短论》(专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1.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询》(专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2. 《中外德育思想流派》(专著,第一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43. 《教师职业道德》(专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4. Educating "Good" Citizens in a Globalizing World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o-editor, with Murray Print), Sense Publishers, 2015.
45. “师道文丛”丛书(含《教师专业伦理基础与实践》、《与诤友对话——幼儿园教师师德案例读本》、《小学大爱——小学教师师德案例读本》、《为师之梦——中学教师师德案例读本》、《大学的良心——高校教师师德案例读本》等),丛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6. 《教师专业伦理基础与实践》,专著(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7.《爱弥儿》,精选本(合译),中国轻工出版社,2016年版。
48.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49.《培育好公民——中外公民教育比较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50. 《我的家在中国》(中国首部大型德育画本丛书),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